PG电子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从巅峰到谷底成为美国战略附庸:详述日本百年航母之路
发布时间:2024-02-16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日本曾与英国和美国并驾齐驱,成为世界上最早发展航空母舰的三驾马车之一。1913年,日本海军就着手将一艘商船若宫丸号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1920年,日本海军又开工建造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并于1922年10月下水、12月建成服役。凤翔号在建造之初被归为“特务舰”,后来才成为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该舰也算是日本航空母舰的试验舰,也成为各国航空母舰的样板。

  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形上层建筑,成为现代航母的雏形。凤翔号全长168米,标准排水量7470吨,最大航速25节,装有4门140毫米炮、2门80毫米高射炮,人员编制550人。该舰在甲板前部有大约5度的下倾斜坡,两部升降机沿飞行甲板中线布置。

  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结构,一个小型岛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三个烟囱可向外侧倾倒,以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但是经过试验,日本海军发现凤翔号的岛形结构并不是很合适。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建筑在起降时显得非常碍事。为了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日本海军最后拆除了岛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纯种航母”又恢复成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这从发展上讲是一种倒退。

  改造航空母舰是指原本是其他舰种的军舰,在施工阶段改变原设计,最终以航母的姿态出现在联合舰队序列中,如赤城级航空母舰则是指将一些服役中或已经完工的战列舰、巡洋舰乃至征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增设飞行甲板和操作舰载机设备而成的航空母舰。由其他军舰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均有凤字,如祥凤、瑞凤、龙凤等,但赤城号和加贺号例外,它们直接沿用了原来战列舰的舰名。

  日本海军利用战列巡洋舰改装了两艘航母赤城号和天城号。后来由于天城号在东京大地震中被毁,又转而改装了舰体稍短的加贺号。赤城号在1923年11月重新开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层甲板设计相当特殊:最上层为飞机降落甲板;第二层甲板上有舰桥及2门双联装203毫米口径主炮,故称为“炮塔甲板”;第三层为飞机起飞甲板,长56.7米,可搭载60架战机,其中16架战斗机、16架侦察机及28架攻击机。测试排水量34364吨,航速31节。1938年,赤城号进行了一次大改装,拆除原来的炮塔甲板和起飞甲板,将最上层甲板延长变成飞行甲板,舰载机数量增加到91架,其中96式战斗机16架、96式攻击机51架、96式俯冲轰炸机24架,运送飞机的升降机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飞行甲板左舷增设舰岛。测试排水量增为41300吨,航速31.2节。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的名舰之一。

  加贺号原始设计也是战列舰,加贺号于1920年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月开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其外观与赤城号类似,同样是三层式甲板,排水量33693吨,航速27.5节,可搭载60架飞机。1934年,加贺号也进行了大改装,一年后完工。主要是延长飞行甲板,使舰载机的数量增加达到90架,其中15架90式战斗机、45架89式攻击机及30架94式俯冲轰炸机,航速增大至28.3节,排水量增加到42541吨,续航力得到提高。

  赤城号和加贺号这两艘航母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三层甲板设计。上层甲板主要用于飞机降落,上面没有岛式建筑;中层甲板与机库相连,供小型飞机起飞;下层甲板后面也是机库,供大型飞机起飞。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的设计。由于上层甲板没有岛式建筑,舰桥只能设在甲板下面,给操舰和作战都带来极大不便。下层甲板跑道过短,无法适应高速单翼机的起飞需要。日本海军于1935-1938年间对两舰进行了改装。其排水量均有加大,飞行甲板改为一层全通式,并将舰桥上移至主甲板以上,变成了标准的岛式舰桥。这样,除了大量的舰载火炮之外,赤城号和加贺号终于具备了现代航母的典型特征。但赤城号的上层建筑被设计在了左舷。这个设计被实践证明同样不成功,因此除了后来的飞龙号之外,世界上再没有别的航母进行过这种尝试。

  在1928-1929年,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该舰舰长。偷袭珍珠港时,该舰也作为机动部队的旗舰。其后,赤城号还参加了爪哇海大战和中途岛战役。在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号被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枚炸弹命中引起火灾,大火殃及弹药库,连锁爆炸迫使赤城号船员不得不弃船,最后日本用自己的野分号驱逐舰发射鱼雷将其击沉。加贺号一直与赤城号搭配编为日本海军第1航空战队,曾参与侵华战争的所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偷袭珍珠港时战果颇丰,在进军南洋的过程中也出力颇多。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时,受到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袭击被命中3枚炸弹而引起火灾,数小时后沉没。

  日本改造航空母舰的代表作是超级航母信浓号。该航母由大和级战列舰改装而成,标准排水量即达62000吨,这一记录一直保持到“二战”结束后很长时间。它的航速为27节,18节时续航力10000海里。其飞行甲板长约256米,宽约40米,可载飞机42~48架。舰上有127毫米炮16门,25毫米高炮145门,舰员2400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防护能力强,其飞行甲板的装甲厚度为75毫米,其上还有厚200毫米的钢筋水泥层,据称可抵御500公斤航空炸弹的攻击。不幸的是,对它的攻击来自水下。1944年11月28日,信浓号首次出航从横须贺港驶往吴港。次日凌晨3时16分,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向它连续发射了6枚鱼雷,有4枚击中了该舰右舷。由于舰上损管人员缺乏实际经验,抢修不力,这艘花费6年时间苦心建造的巨舰,在完工后不到10天的首航中就葬身海底,成为世界海军史上最短命的航空母舰。

  在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公约》中,限定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五国新建造的航空母舰,每艘排水量不能超过23000吨;用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改装的航空母舰,每艘排水量也不得超过33000吨。日本所能拥有航空母舰的总吨位被限制在83000吨以下。当时签约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霸权,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一些阳奉阴违的策略,而处心积虑的日本更是使出一切手段来规避条约的限制。日本联合舰队在“二战”期间拥有的大量经过改装或改造的航空母舰便是这些伎俩下的产物,龙骧号就是这样一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航空母舰。1936年12月31日,《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失效,世界海军列强又展开了新一轮军备竞赛。

  在1924年的日本舰艇补充计划中,准备建造1艘27000吨和3艘10000吨的航空母舰。1925年,为了取代老旧的若宫丸号水上飞机母舰,有了建造龙骧号的腹案,后来又从水上飞机母舰变更到航空母舰。龙骧号最初计划的排水量为9800吨,使用青叶级重巡洋舰的舰体,航速30节,搭载约24架飞机。1924年11月,龙骧号在横滨三菱造船厂动工,1931年4月下水后拖曳到横须贺进行艏装工作。此时军方要求舰载机数量增加到36架,厂方不得不更新设计,增加一层机库,以至于舷高度降低、耐波性变差。1933年5月完工时,测试排水量12732吨、66000马力、航速29节、续航力10000海里,搭载飞机48架、官兵924人。

  龙骧号的外形成为以后日本小型航母的典范-全通式飞行甲板、无舰岛、露天式舰艏甲板,舰桥位于飞行甲板最前端的正下方。1935年9月,龙骧号在演习过程中遭遇台风,由于干舷太低导致舰桥被海浪冲毁。这次事件对日本舰艇设计影响深远。事后,龙骧号再度进坞改造,除了重新设计改善了耐波性的舰桥外,新加了一层甲板以提高干舷高度。改造后的排水量达到12575吨,航速却降低到28节。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龙骧号搭载有18架96式战斗机和12架97式攻击机。它与航母祥凤号、征用商船春日丸号编成第4航空战队,曾参与入侵菲律宾和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支援行动。偷袭珍珠港时,龙骧号负责进攻阿留申群岛的作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时,龙骧号搭载有24架零式战斗机、9架97式攻击机,在为运输船队护航行动中遭到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攻击而沉没。

  “二战”之前的日本航空母舰,按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正规航空母舰、改造航空母舰和改装航空母舰三类。正规航空母舰一开始就是按照标准航母设计建造的,如翔鹤级。由于日本航空母舰的建造受到《华盛顿海军公约》的限制,而且在早期不像战列舰那样受重视、有计划,因此其谱系相当混乱,只是在命名方面有大致规律可循。在早期,日本的航空母舰都是以特殊的飞禽为名,其中正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有龙或鹤字,如飞龙、翔鹤等。

  苍龙号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标准设计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军舰改造而成的。苍龙号于1934年11月开工,1935年12月下水,1937年2月完工,标准排水量15900吨,航速34.5节,可载机71架,设有3台飞机升降机,岛式上层建筑也移到了右舷。飞龙号是苍龙级的2号舰,是苍龙号的扩大型,1936年7月开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标准排水量达到了17300吨,可载飞机73架,更适应舰载飞机大型化、高速化的要求,指挥设施也更为先进。该舰在外观上的最大特征是舰岛位于左舷中央,以便为舰载机提供较长的起飞跑道。舰岛从右舷改在左舷,是因为右舷中央的位置是在烟囱的后方,而烟囱的排烟会影响航行操作、干扰飞机的降落。采用这种设计的还有改造后的赤城号。1942年6月,苍龙号在中途岛战役中,被美国约克城号和企业号航母的俯冲轰炸机击沉,舰上1103名官兵中只有385人生还。在苍龙号遭袭6小时后,飞龙号被4枚航空炸弹命中舰桥右侧前方的飞行甲板,前段升降机整个被炸飞到舰桥上并引发火灾。6月6日夜零时15分宣布弃船,416名官兵丧生。日本驱逐舰卷云号奉命向飞龙号发射2枚鱼雷企图将其击沉,结果被困在飞龙号舱底轮机室的70名日本水兵竟从鱼雷命中爆炸后的缺口处奇迹般地逃生,在海上漂泊15天后有34人被美舰所救。

  1936年,日本单方面退出伦敦裁军会议,从此海军的造舰工程便如脱缰野马一般全力扩张。翔鹤级航空母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翔鹤级航空母舰包括翔鹤号和瑞鹤号。翔鹤号于1937年12月开工,19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而瑞鹤号则于1938年5月开工,1939年11月下水,1941年9月完工。其标准排水量为25675吨,航速34节,18节时续航力9700海里,可载机84架,有3部飞机升降机。翔鹤号和瑞鹤号航母是日本海军不受任何限制精心设计的大型航母。由于日本海军舰载机重量较轻,所以舰上没有装备弹射器,在飞行甲板上装有11根拦阻索。翔鹤级加装了坚固的防护装甲,生命力大为增强,岛式上层建筑设在右舷,其上装备了双联127毫米火炮8座、三联25毫米高炮12座。这两艘航母的整体作战水平不亚于美英同级舰。这两艘航母都是在日本海军鼎盛时期服役的,先后参加了偷袭珍珠港、东南亚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战。1944年6月,翔鹤号在马里亚纳海战中遭到美军潜艇青花鱼号发射的4枚鱼雷的攻击,导致弹药库爆炸,1263名官兵与舰同沉。1944年10月25日,瑞鹤号在莱特湾大海战中遭到美军舰载机的猛烈攻击,被命中鱼雷和炸弹各7枚,在恩加诺角沉没,1700名官兵中只有970人获救。

  在改装的同时,日本海军建造了最大的航母大凤号。该舰水线节时续航力10000海里。飞行甲板长约257.5米,宽约30米,载机63架。舰上装有100毫米炮12门,25毫米高炮66门,舰员1649人。为了对付俯冲轰炸机的进攻,大凤号的飞行甲板有非常强的防护装甲。它在日本海军中还最先采用了封闭舰首,极大提高了适航性和耐波性。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海军对大型航母的需求越发迫切,于是以飞龙号为蓝本建造了3艘云龙级航母,包括:云龙号、天城号和葛城号。该级舰全长227.35米,宽22米,航速34节,18节时续航力8000海里。其中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载机65架。舰上装有127毫米炮12门,25毫米高炮93门,舰员编制1100人。

  日本海军挑起了战火,美国总统对日本宣战,美国随之进入了战时工业动员状态,国家和平时期的战争潜力很快就转化为战争实力,一年之内就能够建造50多艘航空母舰,充分体现出美国强大的无与伦比的工业制造能力。相比之下,日本却显得捉襟见肘,在大型航母的建造上它是绝对拼不过美国的。因此,它只能走一条“以改装为主、少量建造为辅”的道路。它先后利用潜艇供应船、水上飞机母舰和豪华邮船改装了祥凤号、瑞凤号、龙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大鹰号、冲鹰号、云鹰号、飞鹰号、隼鹰号、神鹰号和海鹰号航母。这些航母的舰载机一般在30架,作战能力不是很强。

  祥凤级航空母舰包括祥凤号和瑞凤号,前身分别是潜艇支援母舰剑崎号和高崎号,在设计之初已被列为航母预备舰。高崎号在1939年下水后立即进行航母的改造工作,于1940年2月完工,并更名为瑞凤号。剑崎号于1939年1月比高崎号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进行改造工作,同年12月完工,更名为祥凤号。由于是航母预备舰,剑崎号在充当潜艇支援母舰时就已设置了飞机机库和升降机,最上层甲板除了烟囱、桅杆和小得不成比例的舰桥外,几乎空无一物。改造后的祥凤号排水量达13100吨,航速28节,续航力7800海里,舰上可搭载6架零式战斗机、12架97式攻击机及10架99式俯冲轰炸机。祥凤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击是在珊瑚海海战中。在战斗期间,遭到美机密集攻击而被命中了7枚鱼雷和13枚炸弹,1942年5月7日沉没,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母。瑞凤号则在1944年10月于恩加诺角遭到美机轰炸,被2枚鱼雷和2枚炸弹命中后沉没。

  龙凤号的前身是潜艇支援母舰大鲸号,1933年8月在横须贺开工建造,1934年3月完工,排水量13048吨。它也被列为航母预备舰,所以舱内没有安排太多设施,外观上与剑崎号相似,最上层甲板平坦且没有主要建筑物,只有为了迷惑西方军事观察家而设置的一根大而不当的烟囱。1941年年底,大鲸号开始进行航空母舰的改造工作,1942年11月完工,更名为龙凤号。排水量15300吨,航速26.5节,续航力8000海里,官兵989人。龙凤号可搭载21架战斗机和9架攻击机。龙凤号曾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轻微受损后回到日本。其后为搭载新式战机而将飞行甲板延长了15米。1945年3月19日,龙凤号停泊在吴港时遭空袭而役失动力,后被充作浮动防空炮台使用,直到日本战败。战后,龙凤号被用于运送海外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最后在1946年4月解体。

  日本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下,采取了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舰数量的方法。其中所谓的“航母预备舰”就是在部分军舰的设计中,事先就考虑了未来可能改装成航空母舰的需求,以利于日后的改装工作。另外,日本军方还以投资方式参与商船的设计建造,战时大量征用这些商船,进行改装服役以增强其航母力量。由民用船只改造成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则有鹰字,如大鹰、云鹰、冲鹰等。

  大鹰级航空母舰包括犬鹰号、云鹰号和冲鹰号。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就有资助民间航运公司建造大型邮轮的计划,以备有朝一日征用这些邮轮改造为航空母舰。1937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上述计划,凡是排水量在6000吨以上、航速在19节以上的客轮、邮轮、货轮,政府均会在建造之中予以奖助金。1940年,日本海军急速扩充时,春日丸号邮轮即被日本军方征用,当时该船的建造工程已经完成约30%。1941年5月,该舰转移到佐世保海军造船厂改造,于同年9月完工编入第5航空战队,稍后改编入第4航空战队。测试排水量为20000吨、航速21.1节、续航力8500海里,飞行甲板长172米、宽23.5米,官兵747名。

  由于它是用商船改装的航空母舰,所以在性能上远不及正规航空母舰。完工后从未作为航空母舰使用,多半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只能算是飞机运输舰。1942年中途岛战役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线航空母舰损失惨重,因此春日丸号在1942年8月被更名为大鹰号,正式编入日本航空母舰行列之中。春日丸号的姊妹舰还有八幡丸号和新田丸号两艘。八幡丸号在偷袭珍珠港前夕被军方征用,1942年年初开始改造,同年5月完工,更名为云鹰号。新田丸号的改造工作也于同年11月完工,更名为冲鹰号。三舰的航速离正规航空母舰甚远,只能为运输船队警戒、护航或充当运输飞机平台,均未参加较著名的战役。大鹰号于1944年8月18日在吕宋岛西北方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云鹰号于1944年9月11日在东沙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而冲鹰号则在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八丈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

  隼鹰级航空母舰包括隼鹰号和飞鹰号,它们的服役背景与大鹰级类似。为应付194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邮政省决定建造2艘大型豪华邮轮。日本军方愿意提供60%的补助经费,但要求这2艘邮轮必须达到船长210米、宽25米以上的规格,而且航速要在24节以上,排水量在26600~27000吨之间,并且可在3个月之内改装为航空母舰。第1艘下水的僵原丸号于1939年3月开工,第2艘出云丸号则于同年11月30日开工。1940年,邮轮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决定改造成航空母舰并由军方收购。隼鹰级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僵原丸号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为隼鹰号;出云丸号则在同年7月底完工,命名为飞鹰号。测试排水量均为27500吨,水线节,续航力12251海里,可搭载飞机53架、官兵1187名。隼鹰级的舰岛设计新颖,烟囱与舰岛合并向外倾斜26度以减少排烟造成的干扰。日本采用这种设计的航空母舰还有大凤号和信浓号。虽然该级舰由邮轮改造而来,内部有许多木制装潢间隔必须予以拆除以防火灾发生,但整体性能却足以与正规航空母舰飞龙号相抗衡,这一点颇令人意外。

  1944年6月20日,在马里亚纳海战中,飞鹰号在舰载机倾巢而出后,被美军舰载机乘虚而入命中1枚鱼雷,鱼雷爆炸后破坏了航空燃料库,挥发后的油气弥漫在舰艇内部。2小时后油气被引爆,随后产生了无法控制的大火,强烈的爆炸使舰上官兵误认为该舰又被一枚鱼雷击中。飞鹰号在爆炸后不久便倾覆沉没。在这场海战中,有3艘日本航空母舰都是被鱼雷攻击后因油气引爆而沉没的。1944年12月9日,隼鹰号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而严重受损。但由于中雷时弹药库和燃料库都是空的,因此没有发生爆炸。修理完后的隼鹰号一直停泊在佐世保港,战后于1946年8月解体。

  神鹰号也是艘由商船改装而成的航空母舰。但比较特别的是,它的前身是一艘德国商船沙恩霍斯特号。该船属于德国航运公司远东航线吨。在定期航程停泊于日本时碰上欧洲战争爆发,因为大西洋的制海权掌握在英国手里而无法回国,只好滞留在神户。1942年被日本军方收购,同年9月进行航空母舰改装。由于该船的原厂材料难以获得,所以改装工作进展缓慢,一直到1944年春季才完成。测试排水量20900吨,水线米、宽245米,官兵834人。该舰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艘飞机运输舰。1944年11月17日,在一次从日本到新加坡的护航任务中,在黄海济州岛以西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结束了短短5个半月的航母生涯。

  航空母舰是国家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造船工业、航空工业、兵器工业综合实力的缩影,与美国相比,日本在这些方面差距太大了。曾经在美国担任武官的山本五十六,听说天皇要对美国开战,就立即上书天皇,直言对美作战必败无疑!因为山本五十六在美国期间,经常到美国的工业基地和制造工地去考察美国的工业实力和动员潜力,相比之下,日本差得太远了。尽管如此,天皇还是毅然决然地对美国宣战,并任命山本五十六为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让他率领舰队偷袭美国海军设在夏威夷的军事基地珍珠港。1941年11月22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择捉岛的单冠湾集结完毕,担负偷袭作战任务的是战前建造的六艘大型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翔鹤号、瑞鹤号、苍龙号、飞龙号,这些航母在十余艘其他舰只的配合下,悉数披挂出征,从而揭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从日本海军的第一艘航母凤翔号算起至“二战”结束,日本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其中专门设计建造的为10艘,改装的为15艘。这样的战时航母建造规模与美国的124艘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败国日本,通过了《和平宪法》,根据这个基本,日本不得拥有正规军,永远放弃交战权,且不得保留和发展航空母舰这样的进攻性武器装备。所以,日本的航母发展只是历史的一瞬,在侵略野心的驱使下猛然发展到巅峰,自以为能够执掌太平洋战争的牛耳,却没承想在美国海军的沉重打击下兵败如山倒,20多艘航母全部被击沉和重创,从此退出了航母拥有国的行列。

  2007年8月23日,一艘编号为16DDH的新战舰在日本石川岛的横滨工厂下水。2009年3月18日,16DDH被命名为日向号后正式服役。外界媒体把日向号称为准航母,但是日本方面对此却是一再否认,这究竟是一艘什么样的舰艇呢?

  日向号的发展代号叫16DDH。16DDH这个称谓非常怪异,只有日本才这么叫,跟国际上对舰艇的命名的规则是不一样的。16是指明仁天皇平成十六年(2004年),日向号是这一年上的型号。按照国际规则,一般航空母舰英文缩写叫CV,如果是核动力的航母叫CVN,比如CVN-68就是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再下来以后叫巡洋舰,巡洋舰英文缩写叫CG,如CG-47是提康德罗加号导弹巡洋舰,CGN是核动力巡洋舰。再往下一级是驱逐舰,驱逐舰类别比较多,导弹驱逐舰英文缩写叫DDG,如DDG-51就是伯克号导弹驱逐舰。日本这个DDH国际上没有,是它自己创造的,H就是直升机,DD跟驱逐舰差不多,但是,日本自己却叫做护卫舰,可护卫舰的缩写是F。DDH大概是指用来携带直升机的驱逐舰。

  关于日向号的称谓现在比较混乱,一种叫“准航空母舰”,一种叫“航母型护卫舰”,还有一种叫“航母型驱逐舰”。这艘舰最开始是用护卫舰的名义立项的,所以叫“航母型护卫舰”有一定道理。由于其英文缩写是DDH,日本就管它叫“航母型驱逐舰”,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实际上,根据这艘舰的外形和直升机携载情况,确切的名称应该叫“反潜直升机航空母舰”,或者叫“轻型航空母舰”。这艘舰已经具备了轻型航空母舰的三个要素:

  一是吨位大。过去的护卫舰吨位是1000~2000吨左右,现在增加到4000~5000吨;过去驱逐舰的吨位是3000吨左右,现在增加到8000多吨;过去巡洋舰的吨位是8000多吨,现在增加到1万多吨。日本的日向号标准排水量13500吨,满载排水量18000吨,远远超过所有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的吨位,与轻型航空母舰的吨位相似,是“二战”后日本装备的最大型军舰。日向号的续航力大概是5000海里,也就是说一次加满油、加满水、带满食品,它航行的最大距离是5000多海里。

  二是有可供直升机或者是垂直起降飞机起降的直通式飞行甲板。飞行甲板长度超过两个足球场,宽度可以让10辆卡车并行通过,排水量超过13000吨,能搭载16架直升机,无论从个头的大小还是作战能力,都超过了英国无敌级直升机航母、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意大利加里波第号直升机航母和泰国差克立·纳吕贝特号航母。

  三是可起降不同类型的飞机和直升机。舰上设有两个大的机库,还设有两个升降机,用来从机库向飞行甲板提升直升机或者飞机。同时设有航空控制部门和指挥部门,有完善的飞行员的住舱和飞行员待机的场所。日向号航母现在的载机方案是11架,但是它的飞行甲板长是195米,宽是33米,如果机库和飞行甲板都利用起来,最多的时候估计能装16架SH-60C海鹰反潜直升机。以后可能装欧洲生产的EH-101扫雷直升机,这种直升机十三四吨,日本引进之后叫MCH-101。还有一个方案是装MH-53D超级种马,这个直升机是美国的,扫雷效果很好,但是太重,将近20吨。

  这艘舰尾部升降机设计得很大,宽15米,长20~22米,设计这么大的一个升降机干什么用呢?估计将来有可能装F-35B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或者是从美国购买V-22鱼鹰偏转翼飞机。就是说将来如果日本突破宪法限制,修改宪法以后说不定这些固定翼飞机会上舰,它应该留有这样的冗余。日向号可以不经过改装直接起降F-35,因为这种四代机具有垂直短距起降功能,就是说有两种飞行状态,一种是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因为它的发动机可以旋转,只要向飞行甲板喷气,就会产生一种升力,就会拔地而起。但是垂直起飞会消耗大量燃油,导致F-35作战半径会缩短,如果将来要改的线度的滑跃式飞行甲板就可以短距起飞。

  这些都具备了航空母舰的基本要素,所以说它应该是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作为轻型航空母舰,日向号与英国的无敌、意大利的加里波第、西班牙的阿斯图利亚斯王子等世界上所有的现役轻型航母比要先进很多。除去作为航空母舰应该拥有的上述特征,该艘舰艇还可作为一个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节点,一个海上指挥控制的中心。日向号岛形上层建筑装有SPY-1D相控阵雷达,是美国舰载相控阵雷达的改进型,改进以后的型号叫FCS-3。这种雷达采用电扫描体制,能够发现400多批目标,可同时跟踪100多批目标。此外,还装有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配有16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从发现目标到第一枚导弹打出去,可以做到一秒钟一发,16枚导弹16秒钟就可发射完,快速反应能力很强。日向号的指挥控制性能也很先进,设计时刻意把它打造成一个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这个地区的海上指挥控制中心,这个指挥控制中心和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可进行无缝链接。通过16号数据链进行资源共享,所以这艘舰服役后对日本战斗力的提升产生了质的飞跃。

  1997年,日本建造的一艘标准排水量8900吨级、满载排水量12000吨的大隅号两栖输送舰下水。这艘舰的照片一发表,把全世界吓了一跳,这哪是两栖舰艇,简直是一艘地地道道的轻型航空母舰。能够携载五六架大型直升机,还可装载气垫登陆艇和坦克装甲车辆。

  日向号2004年开工建造,2009年3月服役,时间很短就完成了。日本到底是工业化强国,四年多不到五年,从开工建造一直到下水、到服役的时间基本上按照计划一天不差,说什么时候下水就什么时候下水,说什么时候服役就什么时候服役。日向号的第二艘舰叫18DDH,就是2006年开工建造,2011年服役,届时日本就有两艘这样的轻型航空母舰,或者叫反潜直升机航空母舰。第二艘服役以后,再加强一个护卫队群,日本就会有两个轻型航母战斗群,这个举动又让世界吃了一惊。两个日向号轻型航母战斗群如果和另外三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配合,远洋作战能力就会有本质性的提升。日本海军就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远洋作战了,人们惊恐地注视着日本航母驰骋于太平洋。

  一个国家能不能发展航母,要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衡量:一个方面是技术。技术上包括造船技术、弹射器、阻拦索等这一套航母特种技术。日本是世界上发展航空母舰最早的国家之一,1922年就建造了凤翔号航母。整个“二战”期间日本一共造了25艘航母,当然大部分航母在太平洋战争中都被美国摧毁了,但是它建造的赤城号、加贺号这种四万多吨的攻击性航母性能还是非常好的。现在日本的造船行业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所以在航母建造技术上是不成问题的。在航空母舰的使用方面,尤其是作战训练方面,它有自己悠久的传统,这种传统比英国、比欧洲和美国都要强。它跟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使用航母打了多少仗?从珊瑚海打到中途岛,再打到莱特湾,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实战中的经验教训积累下来了,所以说它有着丰富的航母作战经验,这些经验教训用到航母的设计上是非常宝贵的。另一个方面是经济。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根本不愁钱。一年500亿美元的军费,钱不是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政治和外交,这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1947年5月3日颁布了《日本国宪法》,以后简称叫《和平宪法》。这样的《和平宪法》当时世界上有三个,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都有。日本与德国、意大利《和平宪法》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宪法当中明确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给予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利发动的战争”。二是明确规定放弃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三是明确规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废除军备。根据日本宪法是不允许发展航母的,怎么想办法突破这个宪法是一个问题。要么明知故犯,要么修改宪法。日向号的服役明显违背《和平宪法》,它是违背宪法的状况下,偷偷摸摸欺骗公众舆论建造的。日本宪法规定不允许生产这种攻击型武器装备,航空母舰、核潜艇、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等这种远程作战的、具有攻击型的装备是不允许发展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日本惯用的伎俩。1922年《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日本就是采取这种偷梁换柱的办法蒙混过关,悄悄发展了大批航空母舰。战后以来日本多次试图发展航空母舰,终因条约所限,没能发展这种大型装备。但聪明的日本人终于又成功地玩了一次老把戏,明着不违背条约规定,暗里却在大搞航母。日本做事情就是这样,少说多干,或者干脆光干不说,总是搞一些这样的战略欺骗动作,把一种进攻型的装备称作是自卫性和防御性的东西。人们佩服日本海军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不到“瓜熟蒂落”时,绝不轻易声张自己的企图,否则,发展航空母舰的概念还没有出笼就会被扼杀掉。

  日向号航母13500吨,满载排水量18000吨,这么大的战斗舰艇却把它叫成DDH,叫成一艘驱逐舰,多么低调!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是怕美国打压,它要真是搞航空母舰美国真的会打压它。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很微妙,美国需要联合日本封锁第一岛链,在这个框架内日本发展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美国是允许的。但是,由于日本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太雄厚,一旦放开手脚让它为所欲为,美国又担心养虎为患,最终害了自己,就像太平洋战争之初的珍珠港事件那样。日本的航母肯定会越造越大,这是大趋势,挡都挡不住,这才是周边各国需要注意的从巅峰到谷底成为美国战略附庸:详述日本百年航母之路。

  再一个就是防止周边国家说三道四,要是说造航母,韩国、中国、东南亚国家都会反对,因为这是严重违反《和平宪法》的。日本现在这样做,生米煮成熟饭了,已经服役了,你爱说啥就说啥吧,死猪不怕开水烫,这是一种战略迂回策略,运作得很成功。

  日本是一个只能进行本土防御型国家,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进攻型的航母?发展航母为什么还要把作战重点放在两栖输送和海空反潜方面?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日本的作战构想是:如果西太平洋发生战争,日本将具有两栖输送、两栖登陆和两栖作战能力。但是,日本将向哪里去投送两栖作战的兵力呢?南沙群岛,中国台湾,还是朝鲜半岛?封锁第一岛链是日本航母的主要作战任务,美国在二线,日本在一线,美国日本配合,攻防兼备。在这个作战任务中,日向号航母的出现已经暴露出日本的作战企图,就是负责封锁台湾岛南北两个出入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封锁的方式主要是使用航母舰载反潜直升机配合P-3C岸基反潜飞机进行海上机动反潜作战,防止任何国家的海上力量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日本两个级别航母的出现,让人一下子就会想到当初的太平洋战争,如果哪个国家的海上力量前出第一岛链,如果西太平洋地区发生什么危机或战争,我们都将看到日本航空母舰在海洋上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

  现在日本有四个护卫队群,组成四个“八八舰队”。这四个“八八舰队”分别由8艘驱逐舰和8架直升机组成。日向号加入第一护卫队群以后,在7艘驱逐舰的基础上再加上一艘日向号,就变成了8艘舰艇,在7架直升机的基础上再加上11架直升机(日向号最多可载机16架),那就是“八十八舰队”了,以后的第一护卫队群就不应该再叫“八八舰队”,而应该叫“八十八舰队”了,就是8艘舰艇、18架直升机。这样一来,舰队的航空力量提升了一倍多。多了这么十几架直升机将会执行什么作战任务呢?就是反潜作战。这十几架飞机的反潜能力,搜索的区域就会更大了,另外舰上的直升机,除了反潜直升机之外呢,其他直升机还可以对舰队其他舰艇发射的远程导弹、巡航导弹进行中继制导,将大大提升舰队的防空、反舰、反潜以及搜索救援等综合作战能力。

  日向号服役后之所以部署在横须贺,其实有很多方面的考虑:首先,将近两万吨的舰艇吃水一般在6~7米,这艘舰是9.7米,就是说它的吃水将近10米,美国的航空母舰十万多吨,吃水也就是11~12米。日向号吃水为什么这么深呢?这艘舰样子很怪,它的球鼻艏里头装了功能强大的声呐,导致它的水下部分特别强壮。装一个这么大的球鼻艏声呐,很明显是以反潜为主,所以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横须贺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美军第七舰队所在地,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就驻在那里,日向号部署在横须贺便于进行相互的沟通和联络,便于平常的训练和交流。

  这艘舰艇作战任务,主要是守卫西南和东南两条1000海里生命线%以上的原料、物资都是靠海运,所以说它把西南和东南两条海上运输线作为它的生命线。这么一艘航母,十几架直升机大部分都是用来反潜,包括舰艇本身自己带的声呐也是用于反潜,它是反谁的潜艇呢?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一致认为,一个崛起的中国会对他们在太平洋的利益和安全构成严峻挑战,中国海军力量在第一岛链内活动是可以的,如果说将来要通过发展大量的潜艇、航空母舰或者大型水面舰艇,突破第一岛链到太平洋来,那是不可以的,这是战略底线,这不是说一般不可以,而是绝对不可以。日本是美国全球战略大棋盘中的一颗棋子,要把日本海军舰艇和其他武器装备的发展,放到美国全球战略的大棋盘上去看。在这个棋盘上,美国只把它当个卒子,它的任务就是只能往前拱;美国要是把它当个炮,它就必须隔一个子才能打一个目标。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它不是一个政治、外交、军事独立的国家,很多东西自己做不了主。日本在政治上没有自由,是在美国控制下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第一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经台湾岛、过菲律宾群岛、马来半岛一直向南延伸到马六甲海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认为一定要加紧对第一岛链的集体围堵,同时,加速第二岛链关岛基地的建设,那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跳板和缓冲地带。日本作为美国的一个马前卒,它就担负着和美国一起封锁第一岛链的任务。日本海军重要的任务是填补美国在第一岛链反潜的空白,因为在这个区域美国反潜能力较差,美国不缺制空能力,像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它有四个中队的F/A-18飞机,不仅能制空,也能对地攻击,还能对海作战,但是它反潜的能力很差。日向号正好填补这个空白,就是在第一岛链围堵那些想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的潜艇。

  逐渐让日本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让日本在一线,让它守着第一岛链,美国退守到关岛,退到二线,让日本在前面冲,给他当炮灰。对于这些任务日本心甘情愿,但交换条件就是要允许其搞航空母舰、宙斯盾舰艇、先进潜艇、四代战机和远程导弹。

  《和平宪法》明确规定日本永远没有交战权、永远废除军备,不得进行战争,现在来看基本上都突破了。宪法规定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现在日本自卫队已经升格为正部级,陆海空军已经发展成为正规军,而且武器装备的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不允许日本海外派兵,你看它在海外派兵有多少?1991年就到伊拉克扫雷去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后,派到伊拉克的维和部队都是带武器的,现在又到索马里反海盗。索马里反海盗,其他国家只是派遣水面舰艇,日本别出心裁,派遣P-3C反潜巡逻机前往,进驻连接亚丁湾与红海的曼德海峡西侧小国吉布提,从而开辟了岸基作战飞机海外派兵的先例。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表示,日本有权先发制人,有权拥有进攻性巡航导弹,以便随时对朝鲜发动袭击。日本就是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试探和越过红线的,现在基本上已经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将来日本的海洋战略,主要是协助美国守住西太平洋的门户第一岛链,前出马六甲海峡,控制东海、黄海、南中国海以及印度洋,确保它的两条海上生命线的安全。

  日本战败以后,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一直想搞航母。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想从美国购买一艘,改成反潜直升机母舰,美国没卖给它,担心日本将来军国主义复活。到了60年代,日本自己设计了CVH,当时的方案是8000吨,满载排水量14000吨。美国说吨位太大,又没让它搞。到了80年代又提出要造航母,满载排水量是14000~15000吨,结果又没有搞成。

  为什么三次航母都没有搞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国民。国民感觉有《和平宪法》,你不能够突破宪法的制约,所以它不能够搞,舆论不允许,本国不支持。还有就是美国打压它,美国害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日本发展航空母舰很容易让美国想到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途岛海战、珊瑚海海战、莱特湾海战。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逐渐强大,美国意识到在西太平洋这个地方光靠美国自己守卫太累了,所以开始纵容日本大力发展军备。现在日本突然搞出这么一个大家伙,美国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其实这个事情美国非常清楚,美国是在给日本松绑,希望日本军事力量尽快长大,在东北亚好好看着中国和朝鲜。

  日向号的服役还仅仅是个探路者,如果说日向号正式服役后,日本的国民,日本的国会,或国际舆论对这艘航空母舰的服役没有更多的批评和实质性的严格限制,日本肯定会着手发展4万~5万吨级的中型航空母舰。如果说中国在未来真正拥有一艘或多艘比日向号更大的航空母舰的话,那么日本绝不会坐视不管,它肯定要发展更大的航母。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拥有航空母舰的三个国家之一,建造航空母舰对日本而言是轻车熟路的事情,只要政治上能够过关,经济上、技术上都不成问题,几年之内就会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