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不只是“背景”更是“财富” 那些灿烂的中国传统古建筑
发布时间:2024-02-22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央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 春节,是阖家欢乐的时节,不少人会选择与家人朋友一起收看电视节目,重温经典影视剧或前往院线选择一部“春节档大片”欢度佳节。这些影视剧作品里,除了巧妙的故事情节设计,演员精湛的表演之外往往也少不了“房屋建筑布景”。宫廷剧中的桂殿兰宫 、《黄金瞳》中马哥邀请庄睿居住的四合院、热播剧《一生一世》中白墙灰瓦中的南方老宅……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通过影视剧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这些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建筑风格有哪些派别呢,又各具哪些特点呢?

  中国民族多,幅员广,千百年来于不同环境、气候、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下,造就不同的生活居住环境,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结构合理,各具特色的建筑。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大派别: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

  大热电视剧《大江大河》宋运辉生长的村庄取景地安徽省泾县黄田村,四周群山环抱,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充满了年代质感建筑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青瓦白墙、砖雕门楼正是皖派建筑的风格展现。皖派建筑“优雅”地传承了千年的徽派民居风格,以祠堂和牌坊闻名遐迩,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皖派建筑是六大建筑派系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其中,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雕”(木雕、石雕、砖雕),风格不同又一脉相承。能工巧匠施尽其技,每一处花纹,每一笔雕刻,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徽派民居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又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不仅造型精美,更融合了古人的智慧,在遭遇火灾时,这样的设计可以阻断火势的蔓延,安全可靠。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居住的老宅院或许能让大家联想到一些苏派建筑的特点。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曲折蜿蜒,藏而不露,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堪称园林式布局的艺术典范。苏派建筑是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叶圣陶先生曾经填一阕《洞仙歌》“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图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就展现了苏派建筑注重园林式布局的特征。

  影视剧《正阳门下》关大爷就有着一座四合院,提到京派建筑人们一定会想到老北京四合院。历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曾有千余条胡同,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当然还有更多的四合院制式,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内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派风格。

  其实,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它不仅代表着首都,也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四合院的选址、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看过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朋友都对开篇的巨大圆形土楼印象深刻,它的原型就来源自典型的闽派建筑,永定土楼。

  闽派建筑,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

  闽派建筑的源远流长,极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宋元时期就传承的土楼和马鞍墙,驾轻就熟的生土夯筑技术,在土楼上被运用到巅峰之境,堡垒式的建筑设计,就算是现代看来依旧固若金汤,而作为封火墙形式的马鞍墙,亦是闽派建筑的标志性元素,具有三大作用:围合庭院、御风防火、祈福镇邪。

  土楼不只有圆形也有方形,类型百花齐放,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撒落在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间并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说到影视剧中的晋派建筑,自然会想到山西乔家大院,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乔家大院》的拍摄地就在此,为人们展示了浓郁深厚的“大院文化”。

  晋派建筑只是一个泛称,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中以山西的建筑风格最为成熟,故统称为晋派建筑。

  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这些晋商宅院可说是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的特点,它也是晋商500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而很多精彩的红色影视剧目中也少不了陕北及周边地区的窑洞建筑。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国民居形式,“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劳动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有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的象征,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功夫熊猫3》中,熊猫“阿宝”和亲生父亲李山相认后跟着他来到世外桃源“熊猫村”,这里有青山被雾气环绕,熊猫们都生活在吊脚楼中,为大家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熊猫村”就极具川派建筑特点。川派建筑,即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一种建筑风格,为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风格。在川派建筑中以傣族竹楼、侗族鼓楼、川西吊脚楼,最具鲜明特色。

  傣族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

  侗族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气概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云腾雾绕,五彩缤纷,侗寨风光可谓十足。

  川西吊脚楼,也叫“吊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单体建筑到园林布置都在古代建筑文明中处于领先地位不只是“背景”更是“财富” 那些灿烂的中国传统古建筑,蕴含着很多智慧,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代化建设中,它具有保护和利用的双重价值,它同时带给了现代建筑不少影响和启发,比如上海金茂大厦的外形灵感来自中国古代宝塔,层层退台的缩进结构给高耸的大楼增添一份沉稳气质。

  再看被出生于苏州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誉为“最美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先生以其一贯的几何设计实践“古而今,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使它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置身其中的观众从中可以发现许多苏派建筑的元素,也体现了贝聿铭先生对故乡苏州难以割舍的情谊。

  传统古建筑元素同现代建筑的融合实践还有太多太多……从现在的很多建筑设计风格和设计语言不难看出,即便在现代的生活之中,这些传统古建筑元素仍作为东方哲学和文化的载体,陪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美感和文化的底蕴。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文旅部等部委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强调要加强文保单位、传统建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的保护和利用,推进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发扬。

  这些中国传统古建筑是文化与历史的灿烂财富也是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相信这些建筑在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中将焕发出新生机、绽放出新光芒、创造出新辉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lis-og.com